日前,在河南省周口沈丘县石槽乡前张营村,村民张留生一边在自家开的小杂货店里忙活,一边拿出信用贷款证说:“俺就是拿它贷了3000元钱开的这门店。”他又指着门楣上鲜红的“信用户”牌子告诉记者:“这牌子一挂,俺光荣着呢!”记者看到村口树立的A级“信用村”碑显示村里70%的农户是信用户。
近年来,周口市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,树立诚信周口、文明周口形象,推动了各项事业快速发展。
办实事办好事取信于民
“12345,有事找政府”。上个月,周口市市长热线受理中心接到一些农户投诉,反映良种补贴款存在发放不到位、不及时等情况。受理中心了解到相关单位在发放中未出现违规现象,因为小麦良种补贴是区域性的,所以有部分农户不能领到补贴款。最终,市长热线对来电农户给予详细解释和引导。
周口市市长高德领介绍说:“市长热线受理中心接到来电来访主要涉及供电、供水、公安、环保等热点问题,办结率86%,群众满意率达95%。以市长热线为中枢,联动县(市、区)长、市直单位乃至社区、街道的热线电话涵盖了与群众休戚相关的各个领域。”
周口市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抓起,成立了周口市行政服务中心,通过设立热线电话等多种方式深入群众,为群众解决问题,办实事、办好事,取信于民。
激励惩罚构建企业信用
周口是个农业大市和人口大市,这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很快,但工业基础仍然薄弱,资金问题一直是经济发展的“瓶颈”。
周口市委、市政府把2006年定为“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年”,以整治逃废金融债务为突破口,利用法律、行政和组织纪律等手段,为周口市经济发展注入活力。
对欠贷逾期未还的党员干部“不提拔、不调动、不评先、不加薪、不晋级”,“停岗、停职、停薪”,直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。这些举措起到了强烈震慑作用。“周口的做法,在河南是首家,就是全国也少见!”人行郑州中心支行副行长杜迎伟说。
周口市还建立了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。全市40000多家企业和个人工商户的信用信息已经“记录在案”。
利益导向培养个人信用
近两年,周口市开展了以“评定信用户、创建信用村镇、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”为内容的“信用工程”创建工作,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,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、信用社增效、政府满意的“三赢”之路。目前,周口有45.4万户农民被评定为信用户。
“信用工程”的利益导向机制增强了周口农民的信用意识。鹿邑县城郊乡赵楼村村民王芝英拿着“贷款证”说:“俺2003年领的证,那时能贷5000元。这几年,俺有贷有还守信用。去年俺这最高贷款额都升到2万了。”让不同信用等级的贷款户得到不同额度的信贷资金支持,守信者的“信誉”变成了可以“变现”的资产。
周口市委书记董光峰说:“‘讲信用、重服务’正逐步成为我们各级党委、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;全市已初步形成‘诚信光荣、失信可耻’的良好社会风尚;打造诚信社会优化了我市投资和发展环境,促使周口经济社会出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。”